中消协: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

2025-03-14

  中消协有关负责指出,约六成受访者认为线下实体店施行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对实际执行体验予以积极评价的受访者比例不足半数,说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宣传◆■、个人信息泄露、价格虚高、假冒伪劣等问题仍持续困扰消费者◆★★,应当重点加强治理■★★★◆■。

  调查数据显示,在2025年消费支出计划中■■,食品、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等基础性消费位列商品类消费前三位,医药及医疗用品、美妆护肤★★★、智能产品、家用电器和烟酒饮料类消费等预计支出占比均超过15%;服务类消费中■◆★■,旅游服务类消费支出计划居于首位◆■★。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消费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对线上、线下消费环境表示满意的消费者分别达到56.7%和55★■◆★◆.5%★★■◆◆,线上线下消费满意度趋于一致。近七成受访者对消费环境监管力度与成效表示认可。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3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2025年度“共筑满意消费”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这也是中消协自2016年起连续第十年围绕消费维权年主题策划实施专题调查并开展宣贯解读工作。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消费者对线上线下消费环境表示满意■■,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企业经营表现中◆◆“售后保障◆■■★★★”连续五年最受关注■◆★,消费从“性价比◆■◆■”向“质价比”升级趋势明显。

  中消协有关负责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提振消费◆◆◆■★”作出明确部署,相关部门出台系列提振消费办法举措。受政策红利驱动■■◆,消费动能持续释放★★◆■★。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加速落地★■■,潜力和前景值得期待。调查结果也显示,22.1%的消费者预计AI智能产品的使用和场景应用在未来一年有望成为服务类消费新热点;智能化电子产品(29.7%)、新能源电动汽车(26◆■★◆.6%)领跑商品类消费热度榜,体现了消费者对于生活便利性与科技创新应用的关注。

  今年1月,中消协公布2025年度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筑满意消费”。围绕年主题内涵及公众消费体验,中消协于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组织开展消费环境与消费信心网络问卷调查活动,最终回收22,869个有效样本,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调查数据显示,超七成消费者自认能做到理性决策,理性消费趋势显著,绝大多数消费者对绿色低碳消费理念表示认同并能付诸实践★◆。消费者最关注的企业经营表现中,◆◆■★“售后保障”“质量过硬”“安全可靠◆◆”位居前三,“售后保障”连续五年最受关注◆◆■◆◆。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

  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关注度居2025年榜首,但“高品质”的关注度增幅显著高于■■■◆“性价比”,消费从“性价比”向★■“质价比■◆◆■◆”升级趋势明显★■★◆★。

  结合本次年主题调查结果,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四点具体建议和倡议★■■:一是持续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提升消费便利度★■,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做好消费引导,减少“能消费◆■■■★”与“敢消费”之间的落差◆■★,不断释放消费潜力◆■■。二是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构建更加安全★★■◆◆、公平的市场秩序,增强消费者对市场主体的信任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消费风险。三是持续提振消费信心,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消费升级与新兴消费增长点培育,持续完善售后服务保障,推动线下无理由退换货政策走深走实■◆■■■◆,提高消费者的整体消费体验,加大绿色低碳可持续消费政策激励和实践◆★■■◆。四是持续完善维权服务体系,强化消费维权服务供给★■■■,提高消费纠纷处理效率■◆■■◆■,降低消费者维权难度和成本,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维权信心。

  调查还发现,消费者2024年遭遇消费问题的情况相比2023年有所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意愿和主动性持续增强,仅有约2.4%的受访者未对消费侵权行为采取维权措施。从主动维权的受访者反馈来看◆★,45◆◆◆.2%的受访者希望赔偿损失,42.9%的受访者表示商家同意退换货即可★◆★■,向商家讨个公道或要求曝光商家的受访者比例各占约30%。在消费维权方式选择上,多元化趋势明显,七成消费者对消费维权服务感到满意,对当前维权服务便利性表示认可。

  调查数据同时显示■■■■◆,超七成消费者认为当前市场供给能满足其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商品服务质量安全、数据安全、健康属性不足是未能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的主要原因◆■★◆★■。在可能影响消费意愿的因素中■◆★★,27■◆◆★◆.8%的受访者将“产品质量”列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