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盯紧不断挖坑 中式养生连环套圈住老人“割韭菜”

2025-03-14

  “我当时也是先花一元钱买了节体验课,感觉还可以,就接着买了1000多元的八段锦课程,后来又陆续买了其他课程。”消费者程先生(化名)也曾经在兴趣岛买过多次课程★■★,最便宜的1000多元,最贵的7000多元◆★★★◆。学了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这些课程内容大同小异◆■■,甚至很多课程在网上都有免费版,他就感觉自己是个“冤大头■■★”。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面向中老年人群体的普通养生课,很多线上课程还将目标客群进一步扩大。例如兴趣岛除了五禽戏★★◆◆、固气活血、太极、气血调理等健康养生课◆■◆◆■,还有瑜伽、普拉提等健身塑性课,以及手机摄影、唱歌、穿搭、短视频等技能提升课。

  除了发信息,助教还会不断地拨打语音电话向记者施压。算下来其平均每天会发送20多条文字和语音信息◆◆,有时候到晚上11点多还在发。至于信息内容■★★■,除了诸如“经络堵塞的人★■◆■■,小到不易出汗,毛孔堵塞;大到毒素淤积,形成肿瘤。由此可见疏通经络对我们的重要性◆★★★■◆”这样的■■◆“科普知识”,还有■★◆★“身体只有一个■★,耽误了最好的治愈时间■★★■★★,得不偿失,后面就不止1000多的事情,还要承受身体和心灵的痛苦★■■◆★”这种“焦虑贩卖”,当然也少不了“今晚12点就会封班■★◆■,届时不再接收新学员”等推销话术。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线上养生课程这种消费形式,本身就具有维权难的属性■◆★★★■。锻炼养生的成效由于老师教学方法◆★◆◆★、学员学习程度的个体差异■■◆★◆■,无法进行客观统一的质量评价,消费者若以“没有用”为由进行退费,会遭遇维权难。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课程时必须和商家签订合同,约定服务内容、试课数量★■、如何退款等。“合同签订得越详细,后期受到的损失就越小。”

  在北青报记者调查过程中,大部分消费者都表示自己是被低价体验课所吸引入坑,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退一步讲,即使无法证明经营者存在违约行为★■,因教育培训服务具有人身属性,无法强制继续履行,故消费者因对培训机构失去信任而要求解除合同时◆◆■◆◆★,培训机构也应退还剩余未发生费用。◆■■◆”李斌说。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对“中医养生课”展开了调查◆■◆◆■★,发现一些不良商家专门瞄准中老年人群体◆◆◆,先用低价引流■★■◆◆,再用信息轰炸等方式“粘住”用户,继而推销高价课程或售卖高价保健品■◆★★◆,把老年人圈进“连环套■◆◆■”■■★。而当他们感觉受骗想要退款时,才发现困难重重。

  对于退费问题◆■★◆★,李斌认为■◆★◆,如果培训机构没有按约定质量标准和师资提供线上课程,构成根本违约★■★★,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还尚未实际发生的费用。但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师资条件以及具体课程质量标准,而养生课程效果体验的主观感受又比较强◆◆★■,消费者可能难以举证证明经营者构成根本违约。对此,李斌建议消费者收集培训机构广告宣传资料等内容,作为经营者义务及课程不符合承诺约定的证据★◆★■。

  北青报记者在抖音平台搜索“线上养生课★◆■”◆■◆★,发现此类直播间数不清■◆。记者随机进入一个名为■★★◆“潘博士养生课”的直播间,当时在线人数约为千人左右。听了一会儿记者就发现,主讲人“潘博士■★”看似在讲养生知识■◆◆,其实一直在推销一种名为“九松阁松针油◆◆”的产品。“潘博士”宣称这款产品可以增加胃肠道蠕动,对于预防便秘有一定辅助作用★■★◆◆■,适量使用还有助于增加自身抵抗力,及时补充所需营养成分。直播过程中他还反复强调★◆■★◆★“最后十秒钟,抢到就抢,抢不到就没有了”★■★■★■,借此引导消费者下单■■◆。

  当北青报记者向兴趣岛销售顾问询问是否有合同时,对方表示没有合同只有发票,且强调★◆■★◆“办了九年多都没有合同◆■■■■”。不过当记者向兴趣岛客服询问时◆★,对方表示他们有★◆◆“购课协议”,用户在付款前只需要■★◆★“打钩同意”就行★★★★■。北青报记者在付款页的金额下方找到了“我已阅读同意《兴趣岛购课协议》”这行小字,点击打开购课协议,其中包括免责条款◆◆、知识产权条款以及一些退换课的通用规定,但并未针对不同的课程做出服务内容、课程质量等方面的承诺。

  以栗子为例,在网友支招和栗子本人的坚持下,兴趣岛做出了让步,但强调一节课只要打开超过五秒钟就按整节课算,不能退款★★■。最终◆★★■,栗子父亲花5000多元购买的课程只退回了2000多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消费者投诉较多的有一家名为◆★■◆◆“鹤颜堂★◆★■”的公司★◆◆。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鹤颜堂线上课程的销售模式与兴趣岛类似,也是层层诱导。不过鹤颜堂会通过所谓的“公益养生直播课”引流,消费者进入直播间听一段时间后,如果想继续听下去或者想得到老师的◆■★■“一对一辅导”时,就需要加微信交报名费。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商家已经因为虚假宣传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过,但仍然未加以改正。例如网友★■◆◆■■“真鹤★★■◆◆”提到的北京轻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官网2024年6月份发布的处罚信息显示,该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款十万元■◆◆★◆。但目前仍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表示,该公司不停地拨打骚扰电话◆■◆■★◆,被拉黑之后还会换着号码打,持续诱导消费者买课◆◆。

  也有网友表示自己只是花一元钱体验一下◆★◆■★,结果收到了无数信息和语音电话,拒绝后还是不断被骚扰。这位网友晒出的与■■◆“太极-云云老师”的对话截图中★◆◆★■◆,◆★“云云老师◆■◆■◆”一条接着一条发来语音,称:“花钱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钱花完了身体并没有恢复健康……健康是无价的◆◆★★■,你现在投入的1000多元钱★◆◆◆,将来会成倍地回报到自己身上……”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栗子这条求助帖后面有100多条留言,有人出谋划策,也有人晒出了自己的经历★★■■。有网友称买了兴趣岛的八段锦和太极课■★,结果发现里面不少重复的录播视频■◆★◆■★。

  当“班班老师”推荐5580元和9580元的课程时,栗子父亲觉得太贵没有立即购买◆★■★,此时“班班老师★■★■■◆”又提出可以“开花呗分期”边学边交。■★“我父亲赚的都是辛苦钱■◆■,却一直被他们诱导大额消费。”栗子说,这些教学视频时长多数在10分钟左右,最长的也不超过20分钟,算下来一节课便宜的要56元◆■■★◆,贵的要85元◆◆■■★◆。在栗子看来,课程内容根本不值这个价格。

  网友◆■■★◆“真鹤■◆◆”也在社交媒体上爆料,家中老人通过报班方式参与了北京轻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线上中医养生课,此后老人不断被诱导报各种■◆■■“进阶班”■■■★◆◆,甚至还想要参与高级班的课程。然而真鹤却发现,该公司的销售人员联系老人的时间大多在晚上11点左右★◆◆,有时甚至凌晨2点多还在给老人发消息。

  类似套路的直播间在微信视频号中也有很多。除了养生课,还有“疗愈师六维基础课”“睡眠训练课■◆”■★“50+中老年春季该怎么吃★★■■★★”等等,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打着健康科普的幌子,实际上则是在推销高价课程◆★、书籍或是“熊胆粉”◆★◆★“鹿筋粉”“羊奶粉”等所谓的保健品■★◆◆◆◆。

  陈音江表示,类似“购课协议”这样的格式合同在消费领域很常见,尤其是在网络交易中,其标准化和快速达成的特点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不公平条款、消费者权益受损等■■◆★■。因此消费者在同意这类格式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里面的条款■★◆■◆◆。当遭遇不公平格式条款时,也要积极依★◆■★★★。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认为■★◆◆■,这份“购课协议■■◆”中的部分条款实际上在减轻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属于“霸王条款◆★”。例如协议约定■★★■■◆“观看5秒视为已观看该节系统课■■◆,课时数以经营者统计为准”,这一条款排除或限制了消费者权利■★■■◆,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民法典第497条规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格式条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2024)0000004

  此外■■,多数投诉者都提到,自己买课时只是打开课程顾问甩过来的链接就直接支付了钱款◆◆■。打算要求退费时,才发现手中没有合同、发票等证明材料★◆★★◆★。由于缺乏直接证据★■★★,难以证明商家违约,导致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常会陷入被动局面。

  整体来看,中医养生课骗局的开始是“一元体验课”◆★■★◆“进群领福利”“健康讲座”等■■★★◆★,目标人群是老年人■■◆★★。骗局的核心是利用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信息不对称,通过连环套路、情感绑架和虚假宣传牟利。同时,商家往往会通过短视频★◆◆◆★■、直播◆◆★★■■、微信群等渠道进行课程和产品的售卖■◆,以较为隐蔽的方式规避监管■◆。当消费者意识到自己身处骗局想要退费,却又会陷入维权困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前不久◆■,网友“栗子◆■★■■”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她父亲花6元购买了兴趣岛App上一款“李在峰八段锦体验课”★■★,随后通过微信添加了自称是“班主任”的课程销售顾问◆◆■★“班班老师”★■。之后“班班老师■★”便开始频繁地向栗子的父亲推荐各种课程,价格也在不断加码,从1880元到3580元再到5580元◆★◆◆,最后一次课程甚至高达9580元。推销过程中,■★★“班班老师★★◆◆”还不断使用“课程名额、时间有限”等诱导性话术,催促老人赶紧报名。

  面对迟迟不买课的消费者◆■■,工作人员也会提出使用花呗支付★★,或是给出“跳楼价”,例如把标价1980元的课程降到780元■★■■,诱导消费者购买★■◆◆◆。从投诉内容来看,很多消费者在交完报名费后才发现★★■,他们花钱买的直播课程多数时间都在售卖价格高昂的保健品◆■◆■。此时消费者再想申请退款,就会发现收钱很积极的客服已经“隐身”★★◆★■。

  北青报记者购买的体验课程是4节直播课★◆,内容是“老师”在线演示各种疏通经络、提升面部的“徒手美容”。对于这些手法的具体效果■★◆◆,记者暂时无法验证。不过当有网友就此在网上咨询专业医生时◆★◆★◆,某三甲医院整形美容科一位陈姓副主任医师回复称★◆★■,皮肤情况受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任何美容治疗都需遵循专业指导,避免盲目跟风”◆★◆■。

  那么,这些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课程究竟有没有效果呢■■?北青报记者也花一元购买了兴趣岛的《石今如4天面部经络变美课程》,并添加了助教老师的微信。然而还没体验课程效果,记者先体验到了来自这位助教的信息轰炸。每天从早上6点左右开始,助教便会通过微信持续发来大量信息,内容包括催促上课■★■、打卡★★■、看回放等。到4天课程尾期,又开始大力推荐原价3880元、限时专属优惠1880元的《28天面部轮廓抗衰训练营》。

  当栗子联系兴趣岛客服请求退款时◆★★■■,对方却以“已经结营◆◆◆■”为由拒绝■★★。“其实他们卖的都是录制好的视频课,结不结营区别不大,说白了就是不想退钱罢了。◆■■★◆”客服拒绝退费,自己多方投诉未果◆◆◆■★★,栗子这才想到来社交媒体发帖,请大家帮忙出主意,“也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警惕这种诱导性消费的套路。”

  “知道课程含金量没那么高之后,我不想买后面的课了,但‘班班老师’天天大段大段地给我发信息,还不断地发起微信语音通话,想尽办法让我掏钱。■■★”程先生说,■★★■“班班老师”不断使用“80%的学员都报了”◆★★“可以分期付款或使用花呗”“不给孩子添负担”“需要系统学习■★”等话术推销课程■◆★■。无奈之下,最后他只能删除对方微信好友并退群。

  “28天面部轮廓抗衰营,效果显著,年轻10岁■■★★★★”★★◆“五行经络瑜伽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效果立竿见影”……近年来■◆■,打着“中医养生★■”■★■★“免费体验”“包治百病★★★■★”标签的线上课程层出不穷★■■◆。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很多针对兴趣岛的投诉,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投诉中商家对于消费者的退款申请常常是拖延处理◆★■■◆■,要么发信息不回◆■★◆,要么强制扣除部分金额作为手续费,或使用“虚拟产品不支持退货◆■◆■◆”“已观看课程不能退费■◆★■■”等一系列话术拒绝,更有甚者将消费者直接拉黑删除。

  发现这种情况后,真鹤非常愤怒★★◆:“这些话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不当回事儿,但对于判断能力薄弱的老人★■★◆,半夜发这样的话无疑就是恐吓了!★★■”真鹤表示,当自己向老人解释这是骗局时■★◆◆★■,老人甚至还反过来怪自己舍不得花钱◆★,★■■★“他们给老人洗脑洗得太彻底了。”

  真鹤贴出的截图显示,销售甚至还使用过■◆“您可以有各种原因拒绝我,那当您面临医院的缴费窗口呢■◆◆◆■,您还能拒绝吗?■◆◆◆◆”“咱们班有个负债30万的男同学,之前想死的心都有了,毅然决然地报名了■■◆◆■;也有位身患疾病的同学如今还在住院,但是背着家人报名了课程,说想给家庭减轻负担,想能够有属于自己的身体”等话术向老人推销课程。

  整体来看,兴趣岛的课程虽有小部分是直播◆◆■■■,但更多是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录播课程不会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订制内容,这意味着身体状况完全不同的人买到的课程都是一样的。同时,录播课也缺乏有效的互动指导,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消费者来说,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除了在微信平台坑蒙拐骗,还有不少商家打着公益直播的幌子,卖起了高价课程或保健品。在多个社交媒体上都有网友表示,家中有老人曾经在直播间被诱导进行高额消费。